AI“問症” 增效率減醫療壓力
【大公報訊】人工智能(AI)現時多應用於客服方面,本港有初創公司將AI結合醫療用途,提供“一條龍”服務。系統只需諮詢求診者症狀、健康情況,便可為病人推薦相關專科醫生,提供預約服務,並將病人症狀及基本情況傳給相應醫生,大大提升應診效率!創辦人説,因應人口老化,未來香港對醫療的需求會有所增長,期望人工智能系統可緩和本港醫療壓力。
“Asiabots”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梓豪(Thomas,圖左)稱,現時本港公營醫療有龐大壓力,私營醫療能緩和有關情況,而他們所研發的人工智能系統Clinicbot正正能為客户推介合適的私營醫療服務,現時更與部分牙科診所合作。
另一位聯合創辦人岑潮輝(Chris,圖右)認為,香港人大部分對人工智能存有誤解,包括醫生,以為AI能代替醫生,甚至“萬能”。於是團隊加強與醫生保持溝通,讓他們了解AI能力,當中有部分醫生更願意體驗。而醫生主要考慮的是包括價錢、能否增加求診人數以及能否照顧更多病人。
談及本港科創優勢,Chris認為,政府有創科局、業界有科學園,為初創者提供資金及辦公室等資助,未來香港與內地的緊密合作,他對本港發展前景樂觀。他期望可以先從香港打好根基,再向內地發展,最終衝出亞洲。
Clinicbot,故名思義就如提供流動診所服務般,Thomas表示,針對醫療服務的智能對答查詢系統,用户根據身體狀況,可通過即時通訊軟體,如Facebook Messager等向AI描述健康問題,AI自動判斷用户的症狀再推送相關意見及建議,包括多方核對用户的病症,推薦癌症、中醫及專科門診的資訊及醫生,提供預約服務、查詢地址等一應俱全,整個過程如同用WhatsApp聊天。
Thomas説,Clinicbot運作背後有三大數據,包括用户提供數據、公營醫院電子病歷(EMR)及私營醫生數據。系統另一大好處是,用户與AI的初步對話,能簡單解決基本查詢並為用户推薦相應診所,當用户見醫生時,醫生便已對用户病情有基本了解,提升其效率及服務質素。
責任編輯: 大公網
http://news.takungpao.com.hk/paper/q/2017/0823/3485807.html
Comments